伴随网络的拓展,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等电子商品愈加普及,孩子也愈加早的接触到这类电子商品。特别是手机,孩子比爸爸妈妈还会玩,有些甚至为了玩手机连学校都不好好去了,不少父母为此感到担心又不了解怎么样去处置。那样请看以下的内容。
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偷偷玩手机如何解决?
1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
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,孩子一直玩的乐不思蜀,忘记了时间,而爸爸妈妈在这时喊停时,孩子会感到非常痛苦。因此做父母的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,譬如在约定玩手机的时候,可以预先约定时间,在规定时间内翻阅一下手机,时间结束了就准时的终止接触手机,如此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的自控力。
2、知道孩子的心理需要
孩子们偷偷玩手机是什么原因不少,其中不乏一些心理需要的原因,譬如孤独感、焦虑、重压等等。因此,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内心,准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,并与孩子进行交流交流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消除孩子们偷偷玩手机的心理需要。
3、拟定家庭规则
原则上,孩子们应该遵守和尊重家庭规则,父母应该明确告诉孩子家庭规则,譬如晚上休息时间、学习时间、玩手机时间等,告诉孩子们什么时间用手机是允许的,什么时间是禁止的。当孩子违反规定时,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合的惩罚,譬如限制他们用手机或者将手机暂时收起。
4、打造正确的手机价值观
父母可以通过宣传正确的手机用观念,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手机用价值观,让孩子了解,手机不是唯一的源头,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乐趣和常识。另外,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科技常识,让他们将自己成为科技革新的一员,更好地运用手机为生活服务。
5、监督孩子的手机用
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手机用状况进行监督,知道孩子用手机的时间和内容,并对孩子不符合家庭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整改。另外,在孩子父母的监督下,孩子用手机的可能性也会相应降低。
6、父母要以身作则
很多父母自己手机不离手、打游戏追剧,却责怪孩子不该打游戏,如此的教育是缺少说服力的。爸爸妈妈的言行,家庭环境,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。爸爸妈妈成天沉迷玩手机、看电视,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对手机有兴趣,甚至上瘾。因此,父母要提升对我们的需要,给孩子做好榜样,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。
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为何偷偷玩手机?
1、用玩手机来逃避现实重压
不少沉迷手机的孩子,总是在家庭生活里碰了壁。其实,长期沉迷于互联网的孩子,在现实日常几乎遇见了不同程度的重压。有些孩子人际关系处置得不好,有些学习成绩差,有些孩子在家里缺少爱和关怀等等。但在手机中,没爸爸妈妈的埋怨和指责,反而能得到准时的回话和认同,孩子的收获感得到非常大的满足。
2、缺少爸爸妈妈优质的伴随
目前随处可见一些父母低着头看手机,任由孩子在旁边。父母就如此,亲身示范怎么样沉迷手机,又亲手将手机递到孩子跟前,等到发现孩子也开始天天低着头看着屏幕,却反过来指责孩子。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愈加少,愈加乏味,孩子没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,沉迷手机也成为了一种势必。
3、学习的枯燥和手机的新鲜形成对比
当孩子结束枯燥又沉重的学习任务后,拿起手机,看到手机中各种新鲜有趣的报道视频时,比较容易被手机里的内容吸引,从而厌烦学习,喜欢手机。
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偷偷玩手机的害处:
1、焦虑
孩子由于长期玩手机,情绪问题也会突出,被其他人打断打游戏时候更看上去焦虑不安,被阻止时候心情沮丧,跟爸爸妈妈吼叫发脾气。手机成瘾的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要比一般孩子高。
2、睡眠不足
晚上不睡觉,抱着手机玩到凌晨一两点,导致睡眠不足,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安排。
3、有自卑感
孩子一心扑在手机上,寸步不离,关注手机上的东西,不愿跟家人、同学交流,不利于感情的交流;接触到距离自己遥远的东西,更容易滋生自卑感。